2013年5月31日 星期五

邁向「解雇自由化」能使日本企業活性化,真的嗎?


以「促進雇用流動化、試圖提升勞動生產」為名,安倍政權加速進行了「解雇行為自由化」的相關討論。由安倍首相手下的政要與各界專家學者所招開的「產業競爭力會議」,針對「緩和解雇規則」議題進行了討論。

在此被討論的「解雇」究竟指的是哪種事態呢?根據調查年輕人雇用問題的非營利法人團體「POSSE」(譯註:這是於2007年成立,以由年輕人自己來解決年輕人的勞動問題為目標而成立的團體)代表今野晴貴的說法,所謂的解雇是指使用者單方面的解除雇用契約一事。而大致可以分為工作績效、或勞工適合該工作與否等勞工方面問題的「普通解雇」,以及公司業績不好或事業失敗等經營者方面的「整理解雇」兩種。

今野表示:「在普通解雇方面,只有在公司進行了各種努力,但勞方完全沒有改善的情況下,解雇才會被承認。在整理解雇方面,也要具有『企業整體面臨赤字(有客觀性的經營問題)』、『已經盡力避免解雇』、『解雇的人選標準被認為具有合理性』、『向當事人與工會說明並協議』等4要件。但實際上,這些判例幾乎都不會構成問題。因為透過『退職勸獎』就足以做到雇用員工數的精簡」(退職勸獎:指用較優渥的條件使其提前離職或退休)。

今野接著說:「但是,如果打官司的話,那情況又不一樣了。如果判決認定該解雇是『權利濫用』的話,經營者除了必須支付勞方在解雇爭議期間的薪水此,還必須讓勞工復職。不過在這樣的情況下,常有公司採取付錢解決的方式」。

據說也曾出現支付金額高達數千萬日圓的案例。而且如果不當解雇的消息廣為人知的話,企業的信用也只會一落千丈。僅僅為了辭退一名勞工而使企業得面臨巨大的損害的事例也所見多有。

現實面來說,在不能解雇正職員工的日本社會出現了以下的問題。擔任人事顧問的城繁幸表示:「以終身雇用制度保障公司裡的正式員工的福利,如果面臨不景氣的話,就削減新人採用的名額。如果持續這樣做的話,未來日本企業將面臨高齡化的問題。例如,Panasonic的員工平均年齡為45歲,Sony也達41歲,……這樣就會變成了由大叔的大叔所構成、並且為了大叔而存在的公司。年邁的公司不可能推出熱賣商品,這也成為了企業競爭力弱化的一個原因。」

某中小企業公司董事長也同意:「即使想投資新型事業,如果人才不足的話,就不得不大量雇用員工。但若事業失敗的話,原本被雇用的人員就變成了多餘人手。於是我們好幾次都放棄了開展新事業的念頭。」

前面兩人的談話,簡要地說出了無法解雇員工所導致的企業成長衰退、薪水無法增加、社會變得封閉等等經濟界或制度改革派的論點。看似反映了這種意見的安倍首相,真心有要將解雇行為自由化的打算嗎?

熟悉勞動議題的律師佐佐木亮表示:「安倍第一次執政時,雖然承繼了小泉‧竹中的路線,將解雇行為自由化作為目標,但隨著是次級房貸風暴的發生以及「派遣村」的出現而徹底取消了(派遣人員被單方面解雇而失業所引起的問題,請參考註釋)。 現在安倍重新奪回政權,正是讓安倍首相實現『再一次走小泉‧竹中路線!』的時機。安倍首相更從中使力、將竹中安插成為產業競爭力會議的成員之一,看來這次是要玩真的了。」

在產業競爭力會議上,也有人主張將人才的流動與勞動生產性向上提升兩者連結,但究竟是否能這麼順利的進行下去呢?在將解雇行為自由化政策具體化之際,有無金錢的補償等問題,都是關注此後發展時必須深加注意的問題。


註:
在2008年,隨著次級房貸風暴與雷曼兄弟破產等,全世界陷入經濟不景氣,日本也出現大量解雇派遣員工的狀況,導致許多人失業而引發種種問題,而為了因為失業與失去住所的人,非營利組織在東京日比谷公園暫時性設立了住宿所,其被稱為「派遣村」。如果有看過木村拓哉的日劇「PRICELESS〜あるわけねぇだろ、んなもん!〜」(中譯「人生無價」)的人,對於木村在劇中因為被解雇又失去住所而不得以跑去露宿街頭時,曾經救了他的扶貧食物以及一群住在像帳篷地方的失業工廠勞工可能有印象,那大概就是類似「派遣村」的樣貌吧。



新聞來源:
http://wpb.shueisha.co.jp/2013/04/16/18504/
非營利法人團體「POSSE」
http://ja.wikipedia.org/wiki/POSSE_(NPO法人)
派遣村
http://ja.wikipedia.org/wiki/派遣村

2013年5月27日 星期一

「歷史性」的日臺漁業協定締結—其意義與課題


◎川島真(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科研究準教授)2013.05.14


●「東海和平倡議」與漁業協定締結的背景

因日本與臺灣在釣魚台(譯註:日方稱尖閣諸島)問題上遲遲無法取得實質進展,而成為長年懸案的日台漁業協定於2013年4月10日在臺北簽定(日台漁業協定係為〈公益財團法人交流協會與亞東關係協會間關於漁業秩序構築之協定〉) 。雖據相關人員表示,在寶塚歌劇團初次在台灣公演第一天前會簽定該協定,但實際上剛好是在公演期間才簽定。

使雙方得以對此協定做出妥協的背景因素,包括臺灣的馬英九總統所提出「東海和平倡議」作為基礎的外交路線、以及加上想插手阻止中國與臺灣合作的日方考量等等。據推測,美國或許也在幕後進行協定的推進。雖然此協定對臺日雙方具有相當的意義,肯定的評價也不少,但仍然殘留許多待解的課題。

●主權問題在現實上被擱置、以及由官方主導的交涉
馬英九總統於2012年8月5日所提出「東海和平倡議」,其內容旨在呼籲相關國家擱置針對釣魚台的爭議、共同決定於東海的行動規範,並在此規範基礎上,共同開發資源並實現和平。馬總統又在9月7日發表了「東海和平倡議」推進綱領。該綱領提出含有兩國間以及多國間漁業協定的多樣提案。馬總統的此路線,就結果而言多少可被視為此次漁業協定締結的契機。

然而,由於日本政府採取所謂的「國有化」政策,臺日間的關係也變得急遽緊張,宜蘭縣的漁民也對此舉行了抗議活動。這亦使日本政府改變態度,在10月時,提出了可說是例外的「玄葉外務大臣透過交流協會給臺灣的各位的訊息」(譯註:外務大臣相當於外交部長),並提起了漁業交涉的重新開始。其後,雖然也有報導指出臺灣方面可能會拘泥於主權問題,但最終仍促成了在現實上將主權問題擱置、並以「和平」與「共同開發資源」為重點的交涉。

交涉本身不僅僅在臺灣與日本間「外交」的交涉,也伴隨著國內各有關政府機關、單位等等間的交涉。特別是在日本,希望保障漁業權的水產廳(譯註:類似漁業署與水產試驗所的單位)對希望推進交涉的外務省(譯註:類似外交部)進行了強烈的抵抗、而身處漁業現場的漁業團體與沖繩縣也不給「忽略相關人士而逕行的交涉」的外務省好臉色。交涉的情況似乎是跨過前述的情況在官方主導下進行的。

●擴大至「北緯27度以南」的臺灣漁船作業範圍
主權問題在實際上遭到擱置,換言之,即是在臺日雙方持續主張其本身主權的狀態下(但實際上臺方並無實質的統治成果),雙方針對領土與領海的以外的空間、以及日中漁業協定所訂定之北緯27度以南的空間,訂定臺日雙方的漁業權。

在該協定的內容中,第1條是「此協定係為維持在東海的和平以及安定,促進友好及互惠合作,期待以保存排他性經濟水域的海洋資源、以及合理的運用,促進作業秩序的維持」,這樣的內容乃是顧及了馬總統的倡議。臺灣相關人士也認為日本對於馬總統的倡議予以好評並抱持尊重的態度,主要是為了使臺方安心。

在第2條的「協定適用水域」中規定,往後臺方可以自由從事漁業,在「特別合作水域」中則明定,日方將不會對遵守規定的台灣漁船進行取締。該水域比起臺方原先設定的暫定執行線還要更廣,臺方的負責人認為這是交涉上的勝利而予以接受。再者,對於此處所訂定的水域以外的地方也有「今後將繼續協議」(第2條第5項)的條文,因此該水域雖然目前為暫定水域,以後也有持續交涉的可能。今後,對於此次確定的水域的具體交涉則由「為達成此協定」而設置的臺日漁業委員會接手。

●關於漁業協定的各種可能性

簽定此協定具有多種意義。在此想舉出3點。其一,在紛爭不斷的東亞海域中,此協定的簽訂在和平與秩序的形成上踏出了建設性的第一步,並且也向國內外展現了締結這類協定的可能性。其二,能將無邦交的臺灣視為是外交上的一個對象,並且對於臺北與北京過度親密的情況進行阻擾。對於對琉球群島(譯註:日本稱南西諸島)的安全保障具有高度關心的日本來說,能將臺灣視為是外交上的對象是相當重要的。這為台灣與日本間的「1972年體制」上添上了新的一頁。臺灣在2013年2月8日聲明中否定了就釣魚台與中國合作一事、而表明與日美合作,在4月17日則進行了將中國納入考量範圍的實彈演習,而馬總統也親赴演習地。其三,對於原本就主張釣魚台是臺灣的一部分的中國來說,臺日就島嶼周邊海域締結漁業協定這件事,可以預期會有一定的反駁效果。

而另一方面,締結此協定的過程以及未來(的應對)仍有許多課題殘留。在此欲舉出4點。其一,此協定一直將主權問題在事實上擱置。因此,今後的「保釣運動」(因將釣魚台視為是中國固有的領土,由中國、香港、臺灣的運動者等所進行的「奪回領土」運動)將持續下去。雖然馬英九政權或許會對運動船隻採取一定的取締,但針對突發性意外的對應措施也有存在的必要。當然,對進入領海內部的臺灣漁船進行取締時所發生的意外、以及因中國所進行的取締行為而衍生出的突發性意外也都必須考慮。

其二,在此次協定交涉過程中,台日雙方究竟與身處漁業現場的漁民作了何種程度的溝通才進行交涉?如果缺乏能夠令現場的漁民認可的過程的話,想必會為未來留下禍端。筆者於4月時在宜蘭縣聽取了漁業相關人士的談話,當地也出現各種的意見、不滿與要求,而來自沖繩縣的不滿與抗議。也透過報導傳出。

其三,臺日漁業委員會究竟能如何發揮功能,也是問題。於1998年所締結的日韓漁業協定也設有同樣的委員會,但對於其委員會的任務與能發揮的功能等,也出現有各種不同看法的意見。針對此次協定的適用海域,以及今後將繼續協商的海域,雙方有必要努力讓臺日委員會成為能夠適當發揮功能的機構。

●透過長期性的交涉,進行多角性的框架製定

最後則是中國方的認識。對於中國而言,臺灣是「核心性利益」的代表,而在釣魚台是屬於臺灣的這個認識基礎上,理論上來講,釣魚台也是核心性利益的一部分。對於釣魚台是否屬於核心性利益,雖然中國採取曖昧的態度,但釣魚台的定位不同於南海諸島這件事應該是無庸置疑的。為此,雖然此次與臺灣締結協定的意義重大,但也具有刺激中國的面向。中國目前雖僅止於對該協定表示不快,但往後對於中國方面如何出牌的關注也是必要的。再者,臺灣與中國間也存在就東海締結某些協定的可能性。一旦臺灣試圖取得中國與日美間的平衡,這樣的行為便將成為新的火種,也有可能為漁業委員會設置留下陰影。而且,臺灣本身在今年國民黨主席選舉、明年主要都市選舉的預定下,政局也有流動的可能。與臺灣方面慎重的意見交流也是刻不容緩的。

無論如何,臺日漁業協定的締結不是終點,僅是做為未來交涉的第一步。持續性的交涉與多角性的框架製定是有必要的。


參考資料:
http://www.nippon.com/ja/currents/d00081/
圖片來源:
http://www.nippon.com/ja/currents/d00081/
(照片說明:以釣魚台為目的地出港的臺灣漁船[2012年9月24日臺灣宜蘭縣蘇澳,照片提供:AP通信/攝影公司])

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

京都逸聞:吵架的天神與弘法大師


在京都眾多有名的寺廟市集中,每月的21日與25日,在「東寺」與「北野天滿宮」各有一個骨董市集。但除了市集之外,東寺與北野天滿宮還有一個流傳於京都人之間的傳說逸聞。

北野天滿宮所供奉的是「天神」(tenjin),也就是菅原道真(sugawara michizane),而東寺供奉的則是「弘法」(kobo),也就是空海(kukai)。

京都人傳說由於天神與弘法大師感情不好,所以如果21日是晴天,25日就會是雨天;21日如果下雨,25日則會放晴。如果有哪個月21日與25日一晴一雨,或許有人會猜想他們倆這個月又大吵一架了吧。

就時代而言,空海與菅原道真都是活躍在平安時代(西元794年以降)初期,但菅原道真是在空海死後才出生。至於為什麼天神與弘法大師感情不好,根據網路上找到的解釋,有京都的媽媽認為是因為弘法大師是「佛」,而天神則是「神」的關係。至於事實是否為此?是不是所有京都的人都是這麼想?就不得而知了。下次若來京都,不妨留意一下!


註解:
(1) 北野天滿宮供奉的菅原道真出生日為6月25日、於2月25日過世,因此每個月的25日被定為是「縁日」,類似台灣的廟會或神誕。每個月的25日北野天滿宮周邊會聚集攤販,參拜與逛市集的遊客絡繹不絕。

(2)東寺祖師空海則是在3月21日過世,因此在每個月的21日都會在御影堂供奉他的肖像。據說東寺的市集最初一年一回,從西元1239年後才變成每月舉行。

(3) 所謂「縁日」原指神佛和俗世存在著「緣」的日子,如果在這邊來參拜,則會累積很大的功德。



資訊來源:
http://keizai.yokkaichi-u.ac.jp/modules/popnupblog/index.php?postid=57http%3A%2F%2Fe2jin.cocolog-nifty.com%2Fblog%2F2012%2F01%2Fpost-9c1b.html
東寺市集網頁
http://www.touji-ennichi.com/ichi/kobichi.html
北野天滿宮網頁
http://kitanotenmangu.or.jp/ennichi/

2013年5月22日 星期三

東京晴空塔與台北101締結友好關係


東京晴空塔(墨田區押上一丁目)於本月13號,與台灣台北市的摩天大樓101舉行友好關係的締結儀式。晴空塔的營運者東武天空樹株式會社的鈴木道明社長親自出席了這個儀式。由於前往東京晴空塔的台灣觀光客的數量極多,預定由雙方共同主辦相關活動。東武天空樹株式會社並表示「希望搭起日台之間的觀光橋梁」。

台北101自2004年底正式營運,是一棟地上101層,高度509.2米的摩天大樓,建物中有公司行號、購物商場、以及展望台。在2007年,被當時尚在建築中的杜拜世界第一高樓哈里發塔(Khalifa tower,阿拉伯聯合大公國,2010開始營運)超越之前,以世界第一高樓著稱。

東京晴空塔與台北101目前計畫於今年七月之後,致贈禮品給入場遊客,並且舉辦相關影像展覽。


新聞來源:
http://mainichi.jp/area/tokyo/news/20130514ddlk13020156000c.html
圖片來源:
http://moestructure.cocolog-nifty.com/blog/2010/12/101-8a74.html
台北101(左・508m)與東京晴空塔(511m)超萌擬人化的高度比較圖。在2010年12月1日當天,東京晴空塔高度達到511米,超越了台北101。

2013年5月18日 星期六

給街友一個機會—大阪市腳踏車租借NGO


一年200人。

這是7年前,大阪市一年內凍死、餓死等街友的人數。得知這個數字,從14歲時開始展開活動的少女們出現了。

給人「自作自受」、「骯髒」、「可怕」印象的街友們,平常沒有人會去注意他們的存在。

但是,都失去了200人的生命,為何還能繼續無視這件事呢?

少女們不分晝夜拼死地持續研究有關遊民的問題。

然而,卻聽到跟自己同輩的國高中生說,「遊民是社會的垃圾。我們是在為社會清除垃圾」,也從而得知街友們很常遭受到襲擊。

睡著的老伯們眼球忽然被尖刃刺穿。

老伯們每天每天持續被格鬥遊戲中出現的格鬥招式痛擊而死去。

這麼過份的事都曾經發生過。

而且,成為遊民的原因,絕不是當事者自身所引起,而是整個社會結構所導致的結果。

但是,無法停止的社會偏見還是存在。少女們為了化解這些偏見,決定告訴大家她們所接觸的這些街友真的都是很普通的老伯,甚至比一般人還來得溫柔。因此,她們開始演講,並舉行超過100人以上參與的工作坊。

一點一滴,成果開始浮現。但是少女們對眼前生活困苦的老伯們卻還是無能為力。

她們進入大學,將這些懊悔轉為動力,針對街友問題更深入地學習。在19歲那一年,為了創造零街友的日本,她們成立了「Homedoor」。

現在街友問題的唯一對策-社會救助,事實上並未發生應有的效果。另外大阪市政府也面臨財政窘迫問題。所以她們要針對這兩點問題提出解決之道。

針對社會救助問題,以及解決街友問題,創立了能同時提供自立更生與就業勞動的NGO-HUBchari。

街友們其實很擅長修理腳踏車,HUBchari站在支援街友的立場,由街友擔當處理。如此即可同時處理大阪市的街友問題以及腳踏車棄置問題。不善儲蓄的街友,甚至可交由HUBchari代為管理所分配到的薪水。

但是,這一切都只是開端而已。還有很多很多不足的地方… …


資料來源:
http://www.homedoor0.com/about-1/

一個小時租腳踏車100円,一天700円。腳踏車可甲地租乙地還。
利用詳情:http://www.hubchari.com/howto/1day/

網站內還有外國人為大阪所作的英日文景點地圖:
http://yumecolabo.jp/otakumap/

圖片來源:
http://www.osakagas.co.jp/company/efforts/so/activity_report/2012/1199238_6200.html

2013年5月13日 星期一

東京最後一座同潤會公寓將被拆除


九十年前作為關東大地震復興計畫的一環而建造的集合住宅「同潤會公寓」,在東京上野僅存的最後一座即將被拆除。這個流行一時的日本集合住宅經典之作將不再復見。

同潤會公寓是在九十年前(大正12年,西元1923)的關東大地震後以復興住宅為名而建造,為當時十分稀有的鋼筋水泥建築物。而昭和初期以前建造的16處公寓中目前唯一僅存的一座,位於東京台東區的「上野下公寓」,而在本月8日於媒體上公開其建物構造。

這座在昭和4年所建造的4層樓公寓,除了以家族跟單身者為對象的七十餘戶住家外,尚有設置住民集會中心與店舖空間。針對關東大地震大火所帶來的慘痛教訓,其玄關配備鐵門,並在走廊設置有防火門。除此之外,沖水馬桶與流理台等亦是當年最為先進的設備。

同潤會公寓對於當時尚居住在木造獨棟建築或長屋的多數民眾而言是種嶄新的生活方式,也影響了戰後高度經濟成長期間廣為興建的公共住宅及高級公寓等建築形式,在日本集合住宅歷史上是十分重要的存在。

上野下公寓(如圖)即將在6月上旬拆除,預定在隔年同地改建為14層高的公寓,同潤會公寓的形象將被取代。

日本集合住宅的先驅地位

同潤會公寓在九十年前(大正12年,西元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後以復興住宅為名而建造,是為當時十分稀有的鋼筋水泥建築物。大正15年至昭和9年間(西元1926-1934年),東京墨田區的「中之鄉公寓」等東京都和橫濱市內共16棟公寓建造完成。在當時普遍為木造建築的時代裡開啓了另一種生活方式,以家族和單身者為對象設計了數十種的空間配置。每戶均具備了自來水、電力、瓦斯、沖洗馬桶與流理台等設施,小至儲米桶大至餐具櫃等家居用品一應具全,因此馬上入住絕非難事。此外,兩戶大門正對的設計格局有助於與鄰居交流,除了頂樓的洗曬衣場等公共空間以外,亦有設置餐廳與娛樂室的類型。

作為當時流行最先端的同潤會公寓,尋求入住機會而申請抽籤的人數眾多,因此中選機率僅僅只有5%。其作為一般民眾所嚮往入居的形象,也成為昭和28年上映由小津安二郎導演的電影「東京物語」拍攝地點之一。

對戰後高度經濟成長期廣泛建造的公共住宅與現今公寓形式的影響甚大,可說是日本集合住宅的先驅。


同潤會公寓的生活環境以及內部結構的3D實景,可連結下列網址:
http://photo.sankei.jp.msn.com/panorama/data/2013/0508ueno/



參考資料:
http://www3.nhk.or.jp/news/html/20130508/k10014436691000.html
圖片來源:
http://i.imgur.com/j64oZir.jpg

2013年5月10日 星期五

「看鞋子就曉得我現在的感覺了!」變化中的日本女性的「穿鞋文化」


「看鞋子就曉得我現在的感覺了。」這是五月十一號上映的電影「我愛鞋子的理由」中的一節。電影中Christian Louboutin、Manolo Blahnik、Pierre Hardy等名牌鞋的設計師們親自登場,這是一部探討鞋子魅力的紀錄電影。主角是高跟鞋。不過現今街頭的流行是鞋底扁平的平底鞋。選擇平底鞋的女性的心情是什麼呢。

重新改裝之後,於3月6號重新開幕的伊勢丹新宿本店,三月的銷售成績為前年的116.3%,迅速獲得改裝的成效。婦人鞋的賣場也重新裝潢,面積更加擴大。其中販售成績最好的就是平底鞋。

「從去年左右開始,銷售就急速成長。」30歲店員說。購物中的30歲女性說:「以往總是對於沒有跟的鞋子感到不安,擔心造型不好看,但像是梨花小姐、沙榮子小姐在部落格介紹說很可愛,而且正在流行,自己也變成想穿一次看看。」人氣部落客中當了媽媽的藝人也不少。她們的生活方式似乎也對許多女性帶來影響。

在這樣的流行潮流中,各品牌也加強商品備貨。迄今的平底鞋大多是前端圓形而輕便的設計,最近的設計變得多樣化,依照用途區分鞋子穿搭的女性也增加了起來。前述的店員這樣解釋:「有低跟型(Pumps、court shoes)的懶人鞋(opera shoes)、參考男用皮鞋設計而被稱作大叔靴(おじ靴,台灣多稱為牛津鞋)的種類、還有沒有鞋帶的帆布材質的便鞋(slip-on)等,雖然都是平底鞋,種類卻變得很豐富。從休閒到公事用途都很適合。」

鞋業市場則是持續嚴峻的狀態。2012年日本國內的鞋襪零售市場規模被預估為上一年度的99.4%,也就是1兆3,145億円,自2008年開始五期持續減少(依據矢野經濟研究所的調查結果)。其中,矢野經濟研究所的分析是「好走、長時間行走也不會累的鞋子,也就是穿起來很舒服」的需求開始普遍。再加上以東京為中心,在311東日本大震災的時候,遭遇返家困難經驗的人很多的原因,另外,近年慢跑潮流等也都產生了影響。

即便如此,單是輕鬆的理由無法吸引女性。生活版的新聞記者吉野ユリ子認為平底鞋也反映了最近的女性價值觀。「『即使很痛也要努力穿上鞋子』被泡沫經濟時代的四十歲世代女性視為理所當然,過去曾經有過這樣的潮流。由於鞋子是武裝自己的武器,穿高跟鞋昂首闊步的女性十分帥氣呢。現在依然有高跟鞋的需求,穿高跟鞋可以讓身高變高、腳可以看起來更長。比起這些,覺得了解自己分寸的想法比較酷的女性──特別以年輕世代為中心的女性──也在增加當中。平底鞋正如其名,是腳踏實地的鞋子,不正是代表這樣的價值觀嗎。」

此外,平底鞋的流行也包含了女性們對健康的關心。「最近流行的骨盆矯正等等。即使努力穿了高跟鞋,走路姿勢不美、讓腰的狀況變差就沒有意義了。穿了舒服並且對身體也好的鞋子,才是原本而正確的自然姿勢,這樣思考的人正在增加當中。雖然如此,努力想穿高跟鞋的狀況依然存在吧。在party上穿高跟鞋,周末穿平底鞋,也可說是讓生活的開與關變得適切地區別了起來。

鞋子的流行雖然改變了,但是鞋子與女性的深厚關係,似乎是沒有改變。


新聞來源:
http://zasshi.news.yahoo.co.jp/article?a=20130430-00000016-pseven-bus_all

2013年5月4日 星期六

極限藝術~死刑犯的作品~


廣島縣的鞆之津美術館自4月20日起,舉行由死刑定讞者以及已經受到伏法的死刑犯們所創作的畫展,作品數量總計超過300件。

究竟要如何觀賞這個畫展呢?我們要帶著什麼樣的心情去面對呢?

一方面覺得全身起寒毛直豎、好像是要故意引誘人們好奇心一般的可疑、不想看到、或是「不能看」,另一方面卻又讓人不禁在腦海中想像死刑犯的畫作到底會是怎麼樣……。不論何者,無疑的,這是一次騷動人心的展演主題。

犯罪‧殺人‧死刑在小說及電影當中就如同日常便飯一般的頻繁發生,但是相反的,實際的死刑犯所描繪出的表現如此公諸於世,令人震撼的程度遠遠超出小說及電影。

他們曾經是跨越出規範界線的人們,而現在,也還是在慢慢地等待某日早晨被宣告伏法,處於一種異常極限狀態的人們。

死刑犯當中也有在媒體上引起軒然大波的人,從被害者家屬的角度來看,想必應該是難以忍受吧。

但是,就如同沒有人知道他們為何會被置於這種極限狀態的真實情形,「表達自我」是平等賦予每個人的這件事,也沒有被好好思索。

脫出常識的範疇,就「為何騷動人心」這一點而言,會想要親自到展覽會場中一探究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節錄都築響一先生的文章(攝影師、編輯者)

去年印象最深的展覽就是在廣島市郊外一個叫作アビエルト的小咖啡劇場所舉辦的-「死刑犯的畫展」。

小城市裡的小會場裡的小舞台,立起隔板展示著40幅左右的作品。張張都是被宣告死刑而等待著伏法,或是最近已被處決的受刑人所創作的作品。

基本上只被允許在能折進信封大小的紙張上作畫,比較大的作品則只能先畫好後再將其拼湊在一起。作品本身雖然不大,但蘊含在其中的感情確是如此沉重… …但裡面也有雖將受到死刑這個極刑的刑罰,卻完全讓人感受不到迫切感存在的畫作,我當場被壓倒性的魄力所震懾。

想到死刑犯,隨即讓人連想到宗教主題,但其實那只是少數派。也有畫裸女、超級跑車的;也有畫面裡充滿了憤怒與怨恨的;還有洋溢著緊張情緒的抽象畫。這些畫對死刑犯們來說,不是懷著「藝術」、「藝術家」的念頭而被創作出來的,而是令人驚嘆純粹的表達「想法」。(中略)

大道寺將司於1974至75年間涉嫌企業連續爆炸案,1987年死刑定讞,目前作為詩人持續從監獄中發表作品集與書信集。依循死刑犯大道寺將司的母親,大道寺幸子女士的遺願與遺產,於2005年所成立的「大道寺幸子廢除死刑基金」,預定至2014年為止的十年間,提供定讞死刑犯聲請再審的補助金,以及援助死刑犯作品的展示會與表揚其中的優秀作品。

自2005年第一回募集所得的文藝作品、繪畫及插畫作品,每年都會以基金經費公開展示。然而基金的實質支援只到2014年,僅僅剩下兩次的公開展演機會。在這之後又該怎麼辦呢?

他們不是職業的畫家,也不是什麼有名的作家。但是,展示空間多到閒置著如此寬敞的公立美術館,卻完全無視這麼重要的畫作,這些作品就在幾乎不被人知的狀態下逐漸消失…這就是現在我們國家的智慧。

的確,這些作品或許不是所謂的「現代美術」,但是,絕對是最為真實的「現代的美術」。


參考資料:
http://mag.visualog.jp/exhibition/magazine/4744/

2013年5月3日 星期五

「我是西表貓」 村上春樹京都大學演講摘要


※編按:作家春上春樹於5月6日上午於京都大學發表演講、並睽違18年公開接受訪問,村上在京大演講及訪問之摘要刊載於7日《東京新聞》夕刊,本粉絲頁編輯編譯如下:

◎開頭的演講

  我一般不太會出現在別人面前。我只是一個過著極其普通生活的人。由於寫文章是我的工作,所以我盡量不太過深入想些與寫作不相干的事。若是將我想成是類似瀕臨絕種的動物或是西表貓之類的東西,我會覺得相當慶幸。不過請不要靠近、觸摸,因為我很有可能會感到害怕而反咬一口。

  河合隼雄老師是約20年前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初次見面,之後我們一起到處旅行渡過一段時光。對我來說,河合先生以「河合老師」這樣存在到最後為止都是沒有改變的。(譯註:河合隼雄已於2007年過世)我們並不是脫去「小說家」及「心理治療師」的裝扮,而是能夠以那樣的框架下率直的談話。

  至今也能記得的是,河合老師的雙關語遊戲。我把它當作是驅魔方式的一種。作為一個臨床師,每日從事著面對為接受心理療法而來的人並且沉入對方靈魂中的黑暗處,那樣的工作常常伴隨著危險。在那樣黑暗處,為了拂去彷彿線頭般地纏繞著身體的黑暗的感覺,不將無聊的雙關語遊戲掛在嘴上恐怕不行吧!

  而我的驅魔方式則是每天到外面跑跑步。那樣做的話,好像就能覺得將纏繞在身上的黑暗感揮落。

  我想我們所共通的大概是所謂「故事」這個概念吧。「故事」這種東西存在於人的靈魂深處。因為是位於人心最深的地方,所以那能夠在根本處將人與人連結起來。我寫小說時會沉入前述所提及的深處,而河合老師也在面對來訪者時沉入那樣的地方。這樣的事,就算置於狗與狗之間也能互相了解般地,互相了解不是嗎?


◎訪問

「所謂的人類、所謂的故事」

  我將靈魂分成2樓、1樓、地下1樓、地下2樓來思考。只有地下1樓,就寫不出吸引人的東西了吧。(爵士鋼琴家)塞隆尼斯‧孟克彈出了深沉獨特的音。而之所以能夠引起人們靈魂共鳴,是因為他自己找到了能通往下面的道路。如果真的想要創作出甚麼,就只能更往下面走去不可。

「新書《未帶有色彩的多崎作及其朝聖之年》」

  寫「挪威的森林」時只是想寫純粹的寫實小說。我想如果不寫那麼一次的話,就沒辦法更往上一層。就我本身來說是實驗性而寫的東西變成最暢銷的作品,當然很高興,但也變成某種壓力。
  上一部作品「1Q84」最大的意義在於該書全部都以第三人稱書寫。以第三人稱視角的話,哪裡都能去,無論是誰都能見到。我曾經想寫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群魔》那樣的全面性的小說。(《未帶有色彩的多崎作及其朝聖之年》這本新書)就我感覺來說,是頭腦與意識個別運作的內容。這次新書與《1Q84》相比,有人可能會覺得在文學性上有退步,但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新的嘗試。

  並不是追著事件跑,而是將事件置於意識的流動中。(主角多崎的戀人)沙羅對著主角說「(為了面對過去)去名古屋吧」,但那同樣地也是在對我說「寫吧」。主角的戀人也引導著我。藉由被引導著體驗到甚麼,而有著自己將會變得更強大這樣的感覺。如果讀者中也有人有同樣的感覺的話,我就覺得太好了。

  這次對於活生生的人類的興趣湧出了相當多,一直思考著的時候,(登場的角色)自己任意地動了起來。好像對於人類與人類的連結,抱持著強烈關心與同感一樣。

  (主角多崎被其4個朋友從共同體中捨棄)我也有類似的經驗,人的心被某些東西所傷害那樣的事我大概知道。受到那樣的傷,將心封閉起來,隨著時間的流逝一點點的打開,然後更往上一層前進,人在不斷重複這樣的過程中成長下去。而這是一個成長故事。

◎「最後」

  相當令人高興的事是有著等待購買作品的讀者。「這次的作品好無聊,真失望。不過下次還會買」這樣的人我非常喜歡。覺得我的作品無聊也沒關係。雖然說我自己拼命寫著,但無法合讀者胃口的事當然也會有。但只是希望大家能夠知道一件是,那就是我一點都沒有偷懶地持續寫著。即使是這次的小說不合你的胃口,但如果能想到「村上正在拼命寫著唷」,那我就很開心了!


新聞來源:
http://www.tokyo-np.co.jp/article/national/news/CK2013050702000049.html
圖片來源:
http://blog.livedoor.jp/kinisoku/archives/3771664.html

2013年5月2日 星期四

遲來的救濟: 水俁症受害者首次由日本最高法院認定為患者


日本上個月(16日)出現首宗水俁(ㄩˇ)症受害者經由最高法院認定為水俁症患者的判決。一位未獲行政機關認定為水俁症患者的熊本縣女性的遺族上訴,獲最高法院判決勝訴,認定該位女性為水俁症患者。本次司法的判決將為水俁症受害者擴大救濟的管道,似乎也將對試圖以特別措施法、補償金等等政治交涉手段來解決問題的日本政府產生影響。

水俁症是日本四大公害病之一[注],發生在熊本縣水俁市。工廠排放有機水銀(甲基汞)至海中,導致食用被汙染的海鮮的居民產生中毒性的神經疾病,出現手腳的感覺障礙或視野變狹窄等症狀。1956年首次由日本官方確認發現水俁症的存在,12年後的1968年才真正確定了水俁症的發生原因。

根據1977年日本政府所訂下水俁症患者的認定標準,如果出現感覺障礙、視野狹窄等數個症狀的話,可以馬上被認定為水俁症患者,獲得賠償;但如果受害者只出現一個症狀的話,則是經「綜合判斷」來認定。實際上只出現單一症狀的受害者,幾乎未獲認定為水俁症患者。截至本案判決前為止,只有2975人獲得行政機關認定為水俁症患者,獲得1600~1800萬日幣等補償。

未能獲上述行政機關標準認定為水俁症患者的受害者,對造成汙染的企業及日本政府提起訴訟,一度形成原告多達2000人的重大問題。日本政府對於這些非患者而是「被害者」的案例,兩度試圖用「政治交涉」:一次是1995年給予260萬日幣一次給付,另一次是2009年的特別措施法,給予210萬日幣一次給付。

本次最高法院的判決理由中指出,即便沒有出現多個症狀的受害者,也應參照經驗做綜合檢討,不應排除針對個別案件做具體判斷的空間。本案的熊本縣女性,雖然只有手腳感覺障礙,但是並沒有科學證據指出只有出現手腳感覺障礙的水俁症不存在,因此判決原告勝訴。

針對此次最高法院的判決,石原伸晃環境大臣表示,本次判決未否定行政機關對水俁症患者的認定標準,並不考慮重新檢討該標準,但是將加快腳步整合出認定標準該有運用方式。

本次判決可說是法院希望日本政府在面對水俁症時不應一味急於尋求政治交涉來解決,而是應重新謹慎地面對水俁症被害的實際狀況。也展現出法院本身對於水俁症患者的認定與否有做出判定的能力。今後可能會接連不斷出現類似本案希望獲得認定為水俁症患者的訴訟。

日本經濟新聞18日的社論指出,行政機關拘泥於嚴格的認定標準,僵化的處理方式拖長了問題解決的時間,可謂責任重大。但另一方面也有聲音指出,司法在水俁症問題擴大至此前,並未發揮其引導問題解決的角色。希望將來能活用政治與行政長達半世紀的慘痛經驗所得到的教訓,尋找一條新的出路。


[注]「日本四大公害病」
日本1955~1964年間經濟出現飛躍性的成長,但是伴隨經濟發展也出現嚴重的公害問題,使日本國民健康受到威脅。最具代表性的四大公害病為富山痛痛病(鎘中毒)、熊本水俁症、新潟水俁症、四日市氣喘(石化工業造成空氣汙染)。


參考資料:
日本經濟新聞 2013年4月17日(早報)、18日(早、晚報)、19日(晚報)、松下和夫(2002)、《環境ガバナンス》、第2章。
圖片來源:
共同通信http://www.47news.jp/news/photonews/2013/04/post_20130416173115.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