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30日 星期日
秋季入學構想何去何從?――東京大學暫緩秋季入學構想
◎圖中文字註解:不設置必修課程,讓學生出國留學更加方便
日本的大學教育體系該繼續進行秋季入學的改制嗎?下村教育部長在本月21日閣員會議後的記者會中表示,為了邁向大學教育的國際化、改制為秋季入學,將調整相關制度以做準備。然而,擔任此計畫龍頭的東京大學卻在同一週內宣佈暫緩實施秋季入學的計畫。
東京大學在實施秋季入學上遇到了哪些困難?為了達成大學教育的國際化,什麼才是必要的?本文係編譯自NHK的網路特集。
◎東京大學提出的秋季入試,原因來自於危機感
東京大學原先預定在平成29年(西元2017年)將原先大學部的春季入學期間全面改制為秋季入學。全球一般來講是秋季入學,以歐美為中心,全球約有70%的國家採用秋季入學制度。在全球化更進一步發展的同時,東京大學面臨了強烈的危機感,如果繼續維持現狀,有可能無法在與海外大學的競爭中存活下來。
以英國泰唔士報的調查為例,依據大學教育內容以及其論文被引用的次數為基準所做成的大學排名,東京大學的排名年年下降,最新的統計是全球27名。此外,以留學生佔總學生數的比例來說,東京大學僅有8%。對照英國的牛津大學或美國的史丹佛大學等海外知名大學其多為20%以上,有相當大的差距。將入學時間改為多數國家採用的秋季入學制,除了吸引海外學生來日以及推廣國內學生留學以外,同時也能夠招聘海外的優秀學術研究者來日。因此,作為代表日本的大學,為了要能與世界各大學並駕齊驅,東京大學認為,首先有必要將入學時間改為多數國家採用的秋季入學制。
◎針對秋季入學所做的努力
東京大學以全面改制為秋季入學為目標,在去年5月設置了校內檢討會議,具體討論因應改制的相關措施。同時,也號召京都大學、大阪大學、以及私立的早稻田大學、慶應大學等11所大學,組成協議組織,共同討論實施秋季入學制所面臨的課題。此外,一旦入學與畢業時期改為秋季入學制,與學生求職活動的時期將會產生不一致的情形,會有履歷上的空白,因此,東京大學也謀求企業界的配合,為了實現秋季入學制的目標,嘗試改變社會。
◎相關體制更動困難,社會環境不完備,只得作罷
然而,社會環境的條件整備卻沒有什麼進展。醫師、教師、或司法考試等國家考試,以及企業徵才的時間多仍是以「3月畢業,4月入學」的春季入學制為前提,具體的改革內容沒有進展。再者,大學內部亦有反對聲浪,出現了諸如「高中畢業到大學入學前將會產生空窗期,會導致學生程度低落」,以及「家庭經濟因素造成的學力差別」等聲音,意見無法整合。由於這些原因,上述的11所大學也沒有為了實現秋季入學制而作出任何具體的因應措施。因此,東京大學當前決定暫緩秋季入學制的實施。
東京大學校長濱田純一在記者會中表示,「秋季入學的改制其難度非常高,社會不隨著一起改變的話,對於我們而言是種困境。這並不是改改行事曆而已,教育內容跟社會相關制度也有同時進行修正的必要。」
◎國際化的實質行動
那麼,在秋季入學制實現之前,維持現狀就可以了嗎?東京大學濱田校長回應,「將從目前做得到的部份開始」。重新提出所謂「目前做得到的部分」,即是指改為「四學期制」。具體來說,即是將目前一學年細分為4月到5月、9月到10月、11月到12月、1月到2月等四個學期。如此一來,東京大學的秋季入學除了可能吸引更多海外留學生之外,東京大學的學生亦可以利用6月至8月的暑假期間到海外的夏季學校進行短期留學。這樣的做法並沒有拘泥於全面地改為秋季入學,而是加快國際化的實質上的回應,亦即這是放棄了「秋季入學制」之名但取其實質的做法。早稻田大學已率先在今年實施了這種制度,東京大學在各科系進行檢討後,計畫最快明年在一部分的科系導入實行。
◎還要繼續導入秋季入學制嗎?
對於東京大學暫緩秋季入學制的決定,下村教育部長在本月21日的記者會中表示了自己對此決斷的理解「這應該是不知道國家考試的時期會怎麼變化,而對於改制有所猶豫。就改制為秋季入學而言,必要的社會條件尚未被整合的這個判斷,我認為正是出於如此。」
下村部長同時表示,「已從東京大學濱田校長的報告中了解到,並非要從此放棄秋季入學制。導入進行4學期制對於秋季入學改制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一步。為了促進秋季入學制的導入,教育部亦會在新設置的會議中,針對必要的社會環境整備,積極的進行檢討」,並表達了自己將會進行支援的想法。
此會議將由大學以及企業界的相關人員組成,除了重新檢討國家考試和企業徵才時間之外,秋季入學制開始後,針對高中畢業後、大學入學前的空窗期間所設計的海外留學的獎勵制度等也將被列入檢討。
◎秋季入學制就足夠了嗎?
然而,單憑導入秋季入學制,就真的能夠促進大學國際化嗎?為了吸引更多海外的學生來日,海外學生來日本留學的教育內容以及其研究體制,也就是大學的「魅力」,必須加以琢磨並宣傳。此外,如何讓被批評為被動內向的日本青年能夠萌生海外留學或工作的想法也是一大問題。為了因應國際化而進行的第一步雖然是重新梳理社會體制,然而日本不得不舉國議論的是,他們到底是以培育什麼樣的人才為目標。
新聞來源:
http://www3.nhk.or.jp/news/web_tokushu/2013_0621.html
圖片來源
http://www.asahi.com/shimen/articles/images/TKY201306190746.jpg
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
永山事件、光市事件、石卷事件受死刑宣判的三位少年 ――他們沒有被看見的受虐童年
在日本,犯下重大案件的少年,如果犯行當時已經18歲以上,那麼即使是未成年,仍然可以宣判死刑。日本法院在決定是否判死刑時,原則上是重視犯罪行為與結果來加以判斷,從而,在決定要判無期徒刑還是要判死刑時,犯罪的人到底是大人還是少年的事實,其實與最終刑度的判斷之間並沒有那麼具有關聯性。然而,與大人的犯行相比較,被告若是少年,可能較多是在衝動之下犯了罪,或者犯行與結果超出本人預想而擴大等等,這些情事並不難想像。因為是少年所以不判死刑的這種說法,並不正確,只有認識到少年心智的未成熟,犯行計畫性低,才能夠說明不判死刑的理由。
永田准教授在書中介紹了三位被告少年,其中較為台灣人知悉的也許是光市事件的被告少年。永山事件的被告少年,用從美軍基地偷來的槍在日本全國四處殺了四個人。該案件是日本最高法院明示了死刑基準(又被稱為永山基準)的案件。光市事件的被告少年,在山口縣光市殺害了母子二人。日本最高法院認為原本無期徒刑的判決仍有疑點,要求更審而將案件發回高等法院。高等法院則做出死刑判決。石卷事件的被告少年,在宮城縣石卷市殺害了前女友及其家族。該案件是日本裁判員裁判所做出的第一件死刑判決。
這三位被告少年有共通之處。三個人都犯下重大案件是其一,另一個共通之處則是他們都曾遭受虐待。永山事件的被告少年在北海道網走市被雙親遺棄,在嚴冬中與幼小的兄弟姐妹一起生活,換言之,這是育兒放棄。光市事件的被告少年則持續地受到自己親生的父親激烈的暴力,受到身體上的虐待。石卷事件的被告少年則是持續地受到自己親生母親所施加的暴力,也受到身體上的虐待。
受到虐待的兒童,通常不只是心靈,身體成長同樣會受到妨礙的情況似乎也很多。曾在法院見過光市事件被告少年的許多新聞或電視記者據說都很驚訝,因為被告少年的身體小小的,看起來年紀很小,與其實際年齡不太相符。
書中指出,如果受了虐待,就沒辦法有「自己是被珍惜、重視的」這種心情。如果沒辦法珍惜自己,自然也沒辦法重視他人,便很容易因為犯罪或偏差行為傷害他人。當然,縱使是受到虐待,也並不是說就可以犯罪或傷害別人。
最後,永田准教授認為,現在縱然說一些假設性的話,雖然沒有任何幫助。但是,卻仍然不得不認為「如果當初在這些受虐少年周圍的人們有查覺三人受到虐待並適切地加以應對與協助的話,那麼被告少年說不定不會受苦,被害人也可能不會受害」。
參考資料:
永田憲史『わかりやすい刑罰のはなし―死刑・懲役・罰金―』79-82、99-101頁。
永田准教授曾在研討會及twitter上說明自己的立場是「死刑存置派」。twitter上發言請見:https://twitter.com/penology_nagata/status/299787726021083136 (我雖然是死刑存置派,但是我總是抱持質疑,認為絞刑不能說是死刑執行最好的方法。因此,我一直認為有必要探求絞刑的真實面。)
從永田准教授的上述發言與著作中也可以看出,即使是立於「死刑存置派」的立場,也並不代表其容認日本現行所有刑事司法制度、刑罰制度的現實。永田准教授積極地檢視分析日本死刑選擇基準的現況,嘗試提出問題點,並且希望透過深化對於死刑選擇基準的理解,能夠對於日本現行裁判員裁判所為的適切量刑有所助益。
圖片來源:
http://www.pref.yamanashi.jp/smartphone/police/p_syonen/jidogyakutai.html
2013年6月23日 星期日
沖繩姬百合學徒隊的和平授課
在沖繩島戰役犧牲者的追悼日前,在沖繩縣系滿市的小學裡,由戰時被徵召為受傷兵士看護的「姬百合學徒隊」成員為師生進行了一場關於和平的授課。
此次擔任授課的姬百合學徒隊成員是現年85歲,戰爭當時就讀沖繩師範學校女子部,其後被徵召為在陸軍病院擔任看護的上原當美子女士。授課地點是潮平小學,其位於當時戰況最為激烈的系滿市,由上原女士向該校學童及教師共900餘人敘說她的戰爭體驗。
在上原女士的授課內容中,說明了戰爭當時的狀況,受傷的士兵一個接著一個被搬進壕溝中,姬百合學徒隊協助治療但病情卻無法回復,掩埋遺體也是姬百合學徒隊的工作。以此為鑒,上原女士說:「人類可以掀起戰爭,但人類也能避免戰爭發生。我們這些體驗過戰爭的人早晚都會離世,希望能以此讓大家學到戰爭的可怕,並將它傳承下去。」
昔日姬百合學徒隊的學徒們進行這類宣導活動已有20多年,然而現在還在進行宣導活動的10人已屆高齡,不得不在今年九月結束這個活動。
潮平小學六年級的女學童表示:「我學到了戰爭並不是軍隊打仗而已,其中也包含了住民的犧牲。為了不要重蹈覆轍,我要好好跟朋友相處,並且珍惜生命。」
編註:關於沖繩戰
「莿桐花盛放,大風吹着,暴風雨就要來了。」――島唄.宮澤和史
自發行時二十年餘,不少人翻唱過的日本名曲「島唄」,歌詞中有它代表的深刻含義,根據作詞者宮澤和史的說法,創作緣由來自於祈禱和平。
二戰時期的沖繩作為美軍跳島戰略的最後據點,太平洋戰爭中一個重要的戰略地點。根據不同的文件,在二個多月的戰事期間約有42,000至150,000人傷亡,佔當時沖繩縣總人口數的十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依沖繩縣和平祈願資料館的資料顯示,除了兩軍炮彈往來攻擊造成的死傷之外,在日軍的宣傳戰之下,戰事後期被強迫實行集體自殺的沖繩平民也不在少數。這個事實直到2007年教科書出版禁止的爭議下,由文部科學省(相當於台灣教育部)承認日軍對於集體自殺政策有間接影響,進而同意教科書繼續進行刊載。
*島唄原來指的是琉球一帶的鄉土歌謠,其意為故鄉的歌曲,早期作為獻祭給神祇的歌曲使用,島民透過歌曲來傳唱記憶,以三味線的演奏作為媒介,一首首的島唄就這樣誕生。
*關於琉球島戰役,相關紀錄片有「姬百合」一作(暫無中譯),主要敘事者為當時倖存的姬百合學徒隊隊員。近年媒體創作則可參考HBO出品的影集「太平洋戰爭」。
新聞來源:http://www3.nhk.or.jp/news/html/20130620/k10015449801000.html
影片:島唄20周年紀念新版m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q9RkXOyFnY
2013年6月21日 星期五
約束 名張毒葡萄酒事件 死刑囚的生涯
壹、 解說:
不論被背叛幾次,他仍然持續相信,法院會依從事實與良心,判他無罪
有一位在監獄中不斷主張自己無罪的死刑犯。奧西勝,86歲。昭和36年(1961年)三重縣名張市一個小村落的聚會中, 五名女士喝了葡萄酒後身亡。這就是「名張毒葡萄酒事件」。奧西曾一度自白坦認犯行,但在遭到正式逮捕後,一直主張是受到警察的強制取供,從而在一審獲判無罪。但是,二審卻改判為死刑。昭和47年(1972年),本案在最高法院死刑定讞。這也是戰後唯一一件從無罪改判死刑的案件。
事件發生以來的51年,無止境地重複提出再審與受到駁回。在這期間,奧西目送了超過兩位數的犯人前往絞刑台,一邊害怕著不知何時會輪到自己的處刑。
你能想像那種恐怖、那種孤獨、那種人生嗎?
這不是冤獄嗎?司法期待著犯人在獄中死去嗎?
再度檢視從事件發生當初開始持續累積的有力紀錄與證詞,進而創作出本片的是「平成困境」、「死刑辯護人」的齊藤潤一(編劇、導演),與阿武野勝彥(製作人)。本片是兩人繼推出東海電視臺著名紀錄片-「司法系列」後,以被監禁於攝影機根本無法進入拍攝的單人牢房中的死刑犯為對象所刻劃的野心之作。演出奧西勝一角的是日本電影界的國寶級演員-仲代達矢。飾演持續堅信兒子無罪的母親(タツノ)的是樹木希林。旁白解說則是由寺島しのぶ(台譯:寺島忍)擔任。
是的!本作品就是從根本對日本司法提出異議的電影與報導。
仲代達矢:「近半世紀被關在看守所裡,我無法推測奧西先生的心情,只能詮釋陷入這種情況的心境。演員生涯60年,對我而言這是一個樹立里程碑的作品。」
貳、 物語:
奧西至今仍一邊與對死刑的恐懼搏鬥,一邊持續尋求再審的可能性。
一直堅信奧西無罪的是他的母親-タツノ。因為此起事件被逐出村落,搬到陌生的鄉鎮裡開始一個人的獨居生活。打工存下電車錢,一個月一次到名古屋看守所探望兒子。持續等待再審的タツノ,總共寄給兒子969封信:「如果剛好有錢就去借懷爐熱水袋來用吧~要記得喝牛奶喔!」、「你並沒有犯罪,媽媽我是最清楚不過的了。」、「長時間的辛酸,每天以淚洗面。」奧西與母親約定,一旦獲判無罪了就會馬上回家。但是,這約定終究無法實現。タツノ在昭和63年(1988年)過世,享年84歲。
還有一個人持續支持著奧西-73歲的川村富左吉先生(川村先生名字的「吉」是「土口吉」不是「士口吉」)。原本僅限於血親與律師才能夠與死刑確定之犯人會面,但川村與法務部交涉後終於取得會面資格。川村與奧西的會面總共記錄成10本筆記:「早上七點起床,每天運動五十分鐘。運動就是在三坪的房間裡一直走路。」、「工作,早上七點四十分開始黏貼紙張,下午四點結束。一個月薪水兩千円。」、「新年的餐點是鹽燒鯛魚、沙丁魚卵、麻糬、紅豆飯、橘子、點心。平常都是米六分麥四分的飯。」、「兒子忽然來看我。20年不見,好高興啊~」、「不知道是誰要被執行死刑了。原本還覺得:『奇怪!同時播送的新聞怎麼忽然被切斷?』」、「胃癌手術,切掉了三分之二。」
事件過後44年,平成17年(2005年)4月,名古屋高等法院接受了奧西的再審請求。川村與奧西在名古屋看守所的會面室隔著玻璃握手約定:「這次無罪的話,就在外面握手吧!」但是,短暫的欣喜之後緊接而來的是檢察官提出異議,再審程序的進行持續停擺。半年後,川村因病倒下過世。與奧西的約定就這樣再也無法實現了… …
平成18年(2006年),同意奧西重啟再審程序的裁定又被名古屋高等法院其他法官給撤銷。2009年,最高法院發回名古屋高等法院審理。2012年,名古屋高等法院又再度撤銷再審請求。
司法,到底期望些什麼?
電影官方網站:
http://yakusoku-nabari.jp/introduction/
預告:
http://yakusoku-nabari.jp/trailer/
2013年6月18日 星期二
夫妻何時可「別姓」?
要到什麼時候,夫妻才能在婚後也能各自維持本姓,或任意跟隨其中一方的姓氏呢?
根據現行民法規定,夫妻必須依從其中一方的姓氏。。針對此項規定是否牴觸憲法保障的人性尊嚴,近日在法院進行了審議。而東京地方法院的判決,並沒有替因婚後改姓問題困擾的夫婦,提出解決的方法。自出生以來的姓氏因為結婚而改變,其影響並不小。工作上累積的成果與人脈,也可能因為改姓而付諸流水。
也有人覺得報出新的姓氏時,自己就不是原本的自己了。根據厚生勞動省的統計,有96%的夫婦是採用丈夫的姓氏,顯然改姓的負擔是集中於女性一方。雖然在職場上認同使用舊姓的情況也越來越多,但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畢竟證件(例如駕照)上的姓與日常稱呼不一樣的話,也會因此產生許多不便之處與麻煩。五位原告都有這樣的煩惱,稍微留意的話,便會發現自己周遭的人們也很可能有著相同苦惱。
也有人選擇不提出結婚申請,但仍作為夫婦共同生活的「事實婚」。但是如此一來,就必須放棄法律上給予正式婚姻的權益,例如稅務上的扣除額、繼承權等等。兩人所生的子女也會變成非婚生子女。隨著女性勞動參與率的提高,以及家庭的型態趨向多元化,姓氏成為問題是可以想見的,必須盡早透過立法解決。
法務省在1996年,就草擬了包含夫妻自願別姓制在內的民法修正案。在該修正案當中,子女姓氏是統一跟從其中一方的。法案草擬後,執政的自民黨部分議員以「會導致家庭崩壞」、「會損壞家庭的一體感」而表示反對,導致該法案並沒有被提出。民主黨執政後也未推動此案,在過去的十七年間,該案均被束之高閣。
即使夫妻別姓,也是出自於尊重各種考量後的結果。將此視為家庭崩壞的徵兆,似乎是過度推論了。不過,本次判決也認同,民法的夫妻同姓規定,並不代表夫妻同姓是結婚制度所不可欠缺的要件,或是作為婚姻本質之一。聯合國的消除對女性歧視委員會,也對因結婚而強制改姓此一問題提出批判。大多數的歐美國家,制度上是可以自由選擇同姓或維持舊姓的。
資料來源:http://digital.asahi.com/articles/TKY201305290659.html?ref=comkiji_txt_end_s_kjid_TKY201305290659
圖片來源:
http://news.tv-asahi.co.jp/articles_img/000006174_640.jpg
註:臺灣之民法第1000條於立法之時是採「妻冠夫姓」制度,贅夫則冠妻姓,例外可由雙方約定之。於1998年在民間團體的努力下,該條文被認為違反性別平等,亦增加各種書類、證件上的困擾,冠夫姓制遭到廢除,該條修正為夫妻各保有本姓,例外可以書面約定冠姓並登記之,亦可隨時回復本姓。
參考資料:尤美女,《民法親屬篇修法運動與台灣婦女人權之發展》
http://www.scu.edu.tw/hr/document_imgs/documents/d6_7.htm
2013年6月16日 星期日
為什麼不停挑戰? 衰老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目標-三浦雄一郎,冒險家、滑雪選手。
三浦雄一郎先生在5月23號,以80歲的高齡登上了珠穆朗瑪峰,樹立了世界最高齡登頂紀錄。家人原本擔心三浦的心臟病,而反對他年屆80歲仍執意登上珠穆朗瑪峰,三浦卻說:「不讓我去就離家出走!」家人們也只好不得不同意他的計畫。
三浦70歲挑戰珠穆朗瑪峰時,野口健(註)正好在那從事清掃活動。在海拔6600公尺時野口因高山症而沒有食慾,三浦在他旁邊卻吃得狼吞虎嚥,還說:「回去之後接下來要做些什麼呢?」眼神就像少年參加遠足一樣的閃閃發光。
兩人廣島車站偶然再遇。野口穿著西裝剛參加完演講,三浦則穿著登山裝,表示自己也是剛參加完演講正要離開。更讓野口驚訝的是,三浦的登山背包裡裝有二十公斤的重物,雙腳還各綁上五公斤重力沙包。他的日常生活,已經完全跟攀登珠穆朗瑪峰緊密結合。
三浦的次男豪太(43歲)在第二次挑戰珠穆朗瑪峰時高山病惡化,在標高8500公尺處併發腦浮腫險些喪生。奇蹟生還後,繼續勇敢地陪伴父親的第三次挑戰,而其他家人也都大力支持。三浦的創舉,也是三浦家族所成就的榮耀。
註:
野口健,登山家。1973年出生於美國波士頓,亞細亞大學畢業。25歲時樹立了當時七大陸最高峰最年少登頂紀錄。珠穆朗瑪峰和富士山的清掃登山、溫室效應問題等環境問題、戰死者的遺骸撿拾等,在各領域都有其活耀的身姿。
圖片來源:
http://www.suntory-kenko.com/contents/brands/sesamin/beautiful/article_008.aspx
新聞來源:
http://sankei.jp.msn.com/sports/news/130530/oth13053007590002-n1.htm
2013年6月13日 星期四
日本的留學支援制度:培育東南亞國家聯盟與中東的「知日派」
為了提昇來自相關國家的留學生數,文部科學省提供日本國內大學經費,創設了讓各大學成立「留學生招募中心」的制度。
日本政府目前提供的公費制度,接受了來自約160個國家、8600人的留學生。公費留學生大多在歸國後,成為母國政府或企業的中堅份子,留在日本的留學生,也多能將日本文化介紹回母國,成為兩國之間溝通的橋樑。
具有「戰略性」的新制度將會地確保來自相關國家的優秀留學生數,目標是將他們培養成為「知日派」。目前預計將會在2014年的預算法案裡中,提出成立相關部門的補助制度草案。
2013年6月12日 星期三
「檸檬的書店」丸善 睽違十年後在京都重新開幕
位於京都市中京區的老書店「丸善」,以作為梶井基次郎的小說「檸檬」的場景之一而知名,但於2005年歇業。目前丸善預計在2015年的春天,於舊店址附近目前尚在進行改裝工程的京都BAL商場重新開張。
「檸檬」以主角在丸善書店內擺放其假想為炸彈的檸檬一幕而聞名。1925年,小說發表當時,丸善書店尚落腳於三條通上,在1940年則遷移至河原町通。長年以來,丸善以「檸檬之店」而聞名,過去也曾出現不少模仿小說情節、在店中放置檸檬的人。然而隨著大型書店相繼進駐市區,丸善也因為不堪營業壓力而在2005年歇業。位於同一區內,故事主角購買檸檬的果菜店「八百卯」亦隨後在2009年關門大吉。
在今年一月開始的改裝工程之前,原本在「京都BAL」商場營業的是與丸善同一公司體系下的淳久堂書店。改裝後將以京都市民所熟悉的丸善重新出發,店舖面積也從2005年當時的2400平方公尺擴大為3300平方公尺。丸善書店東京總公司的副社長岡充孝表示:「"京都的老書店丸善就這樣沒了,十分惆悵"。我們聽到了地方上的心聲,因此回到這個長年以來受到大家關照的地方,希望能以此回應大家的盛情。」以梶井基次郎為主題創作小說「荷爾摩六景」的作家萬城目學對此表示十分歡迎:「因為有丸善這家書店存在,才能讓"炸彈檸檬"這個小說場景能夠鮮活地存留在人們的記憶裡。如果重新開張的話,我絕對會前往參觀。」
新聞來源:http://osaka.yomiuri.co.jp/e-news/20130527-OYO1T00532.htm
2013年6月7日 星期五
日本的華光社區事件:大阪府強制要求二十名的「引揚者」於今年內從「引揚者住宅」退居
戰後,為了安置從滿洲(意指中國東北地區,日本統治期間稱為滿洲)與西伯利亞戰俘營歸國、無家可歸的日本平民,在全國各地興建了「引揚者住宅」。在大阪府貝塚市的公設住宅,是目前近畿地區僅存的一處引揚者住宅。棲身於此的居民為二十人,平均年齡七十四歲。即便是對這些老人家,大阪府方仍舊發出強制在今年內退居的通知。對此,居民們哀訴「想在這裡度過餘生」。
「東貝塚引揚者住宅」距離JR阪和線的東貝塚站約一公里,位於遠離住宅區的小山丘上。戰後不久的1951年,大阪府在此蓋了50戶的平房式公設住宅。其後的數十年間,陸續拆除了已無人居的空屋,目前剩下十四戶人家。
在此生活的引揚者與其家族共計20人,其中女性占了14人,大多是引揚者的妻子,年齡約在80歲左右,年紀最大的是99歲,靠著助行器跟拐杖生活。在3坪跟1.5坪大小的空間裡,分別設置了廚房、浴室與廁所,房租為每個月360日圓,他們就在此生活了六十年。紅褐色的木板牆壁上隨處可見修補的痕跡,快要頹圮的鐵皮屋頂,就用棍子先撐住。
去年12月,大阪府送出了「引揚者住宅廢止說明會」通知書,以「房屋明顯老化,恐有崩塌之虞」為由,要求居民在一年之內退居。至今為止,大阪府只要一有機會,就會要求居民們退居,但本次是首度明確提出期限。府方表示,因為311大地震發生之後,確保居民的安全乃為當務之急。
對此,村崎節子女士(81歲)大聲疾呼「請讓我平靜地度過餘生吧!」村崎女士在鹿兒島出生,曾經與祖母、雙親、姊姊與弟弟在滿洲的大學宿舍一起生活。戰後回到日本,為了從事紡織業而移居到此地。今年府方員工來訪,說明關於退居事宜之後,村崎女士因為太過震驚而昏倒,被住在兩戶之外的蜂谷梅子女士(88歲)發現,立刻叫了救護車。蜂谷女士表示:「我們一路走來,相互扶持著過活,要是分開,實在很難受。」蜂谷女士在山形縣出生,剛開始住在這裡的時候,住宅是處於無水無電的狀態。蜂谷女士只能用手電筒探路,背著孩子到附近的水池去洗尿布。遇到颱風來襲的夜晚,就用毛巾墊著窗戶,防止玻璃破裂。
蜂谷女士常聽自己的丈夫敏雄說起從滿洲撤退回來之前的遭遇。敏雄曾經在寒冬中光著上半身,被綁在樹上用槍枝加以毆打,他傷痕累累的身體說明了所有的悲慘遭遇。1978年,就在兩人齊心合力將孩子養大,也還清債務的時候,68歲的敏雄因病去世。到了現在,住宅裡的居民還是喜歡聚在一起唱唱軍歌。蜂谷女士說:「很奇怪,一唱起歌,就能振奮自己的精神。」
年紀最長的林橘之露(譯註:原文為日文平假名,橘之露僅為音譯)女士(99歲)在幾年前曾經搬到長女家,但是老人癡呆症隨之惡化。因為本人表示「想回來跟大家一起住」,半年後又搬回引揚者住宅,現在反而食慾旺盛,每天也能自己看報紙,最喜歡跟大家一起在水井旁「開會」討論事情。明年的2月就是林女士的100歲生日,她決定「要在這裡慶生」。
大阪府到今年2月為止,一共召開了4次的說明會,表示會提供居民補償金以及其他府營住宅作為替代方案。雖然府方預定明年度要拆除引揚者住宅,但尚未決定後續要如何利用該地。大阪府社会援護課的負責人表示:「因為引揚者住宅是作為戰後的應急措施而建立的,其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而且我們不知道何時還會再發生天災,確保居民的安全也是必要之務。另一方面,引揚者住宅的租金過低,也很難得到府民的認同。」
住宅居民們於今年一月向大阪府知事松井一郎提出訴願書,除了住院中的一位居民外全體署名,請求延長居住的期限。訴願書中表示「我們年事已高,如要遷居他處,無論精神上或肉體上都難以承受,也不願承擔較高的房租」,但是四月時仍舊寄來了以府知事名義發出的住宅解約信函。居民們深感必須自力救濟,於本月17日租借小型巴士前往大阪府陳情。
戰後曾接近八萬戶 近畿唯一現存
根據勞動厚生省表示,戰後從滿洲等地約有600萬以上的引揚者歸國。中央政府跟各地方自治體在1946~54年間,利用舊軍營等設施,在全國各地蓋了約7萬9千戶的引揚者住宅,但無法確定現存的住宅有多少。大阪府在1946~53年間於44處不同地點,設立了1935戶的引揚者住宅。隨著99年八尾市住宅廢止,東貝塚市住宅成為近畿地區唯一現存的引揚者住宅。京都府內,原本在京都市左京區尚有3戶。去年8月,其中一戶的男性引揚者去世,京都府方藉機要求另外兩戶居民退居,於去年底廢止了府內最後的引揚者住宅。
東京都內,在神奈川縣相模原市內尚有兩戶,引揚者及其家族目前正在該處生活。東京都在1954年創設了85戶的引揚者住宅,近年來多以向居民收購或是鼓勵遷居的方式收回。負責人表示「因為無法強制驅離居民,以收購為原則持續交涉」。
2013年6月2日 星期日
橋下徹收回「活用性產業」言論並謝罪 發表公開聲明
橋下在聲明中表示,「有一部分的報導斷章取義地引用我的發言,導致我個人乃至於政治家的形象、以一種與我本來的理念、政治觀完全相反的形式流傳於世間,對此我感到遺憾至極。」橋下進一步說明,「我真正的意思是想指出:把士兵蹂躪女性的尊嚴當成是日軍獨有的問題,並且廣泛地報導,使之化為世間的『常識』此一行為,不僅關係到過去的歷史問題,也使得直至今日尚未根絕的此類事件,其真相無法攤開在陽光之下。我想說的僅此而已。」
關於在沖繩建議美軍司令「活用性產業」的發言,橋下表示「我的發言不僅是對美軍、同時也是對美國國民的侮辱,我收回此一不適當的發言並且深表歉意。希望美軍跟美國國民能接受我的道歉,同時我也希望美日雙方今後能繼續建立強力的互信關係。」
此外,關於日韓關係,橋下也表示了他的看法:「現在的日韓關係非常嚴峻,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慰安婦以及有關竹島的領土問題。」關於有部分的慰安婦向日本政府請求國家賠償一事,橋下認為透過日韓基本條約等協定,請求權問題可以獲得完全以及最終的解決。橋下表示「因為韓國也是重視法治的國家,希望他們能理解到日韓基本條約跟日韓請求權暨經濟合作協定,此等國際準則的重要性。如果無法接受的話,韓國政府可以就日韓請求權暨經濟合作協定的內容,向國際法庭申請解釋。屆時包含關於竹島的領土問題,都可望在法治原則下,透過國際法庭等仲裁解決。」
註1:「日本外國特派員協會」是由派駐在日本當地的外國人記者組成的協會
註2:竹島,韓國稱為獨島,是位於日本海的2個島嶼和礁岩群,目前由南韓實際控制,日本及朝鮮亦主張擁有其主權,日本將其編入島根縣隱岐之島町,但自二戰結束以來未對其有過實效統治。
註3:「日韓基本條約」是1965年6月22日韓國與日本在日本東京簽訂的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的條約,該條約的簽訂使大韓民國與日本間的外交關係實現正常化。根據該條約,韓日兩國互設大使館正式建立外交關係,1910年8月22日以前由大日本帝國和大韓帝國簽訂的所有條約無效。
註4:「日韓請求權暨經濟合作協定」為日韓基本條約的附屬條款,規定日本向韓國提供5億美元的政府貸款,其中3億美元為現金贈與,2億美元為長期貸款。該協定也確認兩國及兩國國民間的所有財產、利益、權利以及兩國國民間的互相請求權問題,包含1951年的舊金山和約第四條所規定的項目在內,都已經獲得了「完全且最終的解決」。
新聞來源:
http://digital.asahi.com/articles/OSK201305260025.html?ref=comkiji_txt_end_kjid_OSK201305260025
2013年6月1日 星期六
太宰治的筆記空白之處寫著一長串的「芥川」
位於東京的文學館近來受贈了一批,以「跑吧美樂斯」、「人間失格」等作品享有忠實讀者擁戴的作家太宰治,其國高中時期所使用過的筆記等物品。筆記裡的肖像畫作與備忘等書寫記錄,對於了解太宰治的少年時期是相當珍貴的資料。
捐贈項目是太宰治在國高中時期所使用過筆記與日記等22件物品。
原先從太宰治的三哥,前眾議院議員津島文志獲贈這些物品的某位友人,由其遺族轉贈予位於東京目黑區的日本近代文學館。在太宰治其高中一年級時所使用的筆記中,除了可以推測是地理等科目的聽講內容以外,亦有自己所主編的文藝雜誌的封面設計、肖像畫作以及目錄的草稿等親筆文字。此外,也發現了傾心於芥川龍之介的太宰治在其筆記空白之處寫下一長串芥川名字的塗鴉。
前述的筆記等資料,包含尚未公開發表的部分,預定在日本近代文學館的秋季展覽中開放民眾參觀。
研究日本近代文學的東京大學安藤宏教授評論,「雖然知道少年時期的太宰治受到芥川龍之介與馬克思主義的影響,但是在成為作家以前可供研究的資料卻十分少。這對於了解太宰治獻身於文學前的少年時代而言,是極為珍貴的資料。」
資料來源:
http://www9.nhk.or.jp/kabun-blog/700/155309.html
圖片來源:
http://pbs.twimg.com/media/BJ53WVkCQAEA0iS.jpg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