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4日 星期四

鐵窗內的世界 (1)――浜井浩一訪談


監獄,應該是和正常生活的我們無緣之處,一定有一堆恐怖的人吧,跟我們無關也不想跟他們有任何關連……。這是日本的社會通念,恐怕也是台灣的吧。對於這樣的社會通念,日本前法務省官員、歷經少年院(類似台灣的矯正學校)、監所工作經驗的浜井教授則有不同的意見。浜井教授表示:「監獄變成了社會中的弱者最後的去處。」

――去年秋天,日本發表了2012年版的犯罪白皮書。受刑者的人數在2006年達到高峰後,開始持續下降,那麼日本的治安變好了嗎?

浜井教授表示,「從殺人犯罪持續地更新戰後最低數字一事來看,就可以了解日本治安根本沒有在惡化。似乎很多人都認為治安惡化而受刑人增加,但這是錯誤的。2000年到2005年間受刑人人數之所以增加,是因為嚴罰化所導致,而在那之後受刑人人數減少,則是因為對於嚴罰化政策踩了煞車。在2000年到2003年間,正好是監獄的收容過剩開始成為問題的時期,而媒體則報導治安惡化跟兇惡犯罪的增加是收容過剩的原因。」

但是對於置身監獄的浜井教授而言,眼前展開的完全是不同的景象。每天從拘留所送來的受刑人全是高齡者或者有身心障礙者,都是些無法好好工作的人。這正讓浜井教授感到疑惑,難道是這些人讓治安惡化的嗎?浜井教授反思,我們是不是只是把這些無法就職、社會中流離失所的人們送去監獄而已?但日本的刑事司法應該是公正的,發生這種事的成因為何,就成為浜井教授的研究原點。

――為什麼監獄變成了人間垃圾場?

浜井教授認為理由有二,第一是累犯化。關於累犯化,日本的司法並不是一開始就對高齡者或障礙者嚴厲,但就算是輕微的犯罪,反覆的犯罪被起訴,最後也不得不對其施以刑罰。浜井教授所實際接觸的例子是一位有輕度精神障礙的高齡受刑者,40歲左右決定打零工更生,但由於年齡漸高、公共事業也減少,導致他失業成為遊民,偷食物而被捕。然而就該次偷竊就算施以緩刑,但他的環境卻沒有任何改變,回到遊民的生活、偷竊、又被逮捕被關,不得不長期服刑。浜井教授認為這是由於日本刑事司法與社會福利沒有相互配合,所以高齡受刑者急速增加的這種異常事態才會發生。

第二則是由於就算是犯相同的犯罪,刑罰的適用對於社會的弱者與強者完全不同所導致。因嚴罰化而增加的受刑者是沒有家庭的失業者。一般來說,對於有家庭或工作、有健全的社會根基的人,較容易達成犯罪賠償的和解,若有較高教育水準,也有可能為自己辯護而使得檢察官或法官的心證變好。因此,若非是惡質或累犯,通常實際上不會被施以刑罰。然而,若是無業者、高齡者或障礙者等這種社會根基薄弱的人,有可能因為無法賠償、沒有保證人或者無法與他人進行溝通,而被判斷為對於犯罪沒有反省、再犯可能性高,進而有可能被施以有期徒刑。

然而,除此之外,浜井教授則認為最大的問題是社會的安全網已經崩壞。沒有工作、沒有親人、沒有任何可以接受社會福利的網絡,在社會中完全孤立的高齡者或障礙者只能變成遊民,只能靠著重複偷竊、吃霸王餐來活下去。即使受刑人逐漸減少,但在監獄中死亡的高齡者則在增加。醫院或其他設施可以拒收這些人,但監獄則不行。所以監獄才成為這些在社會各處被拒絕的人最後的去處。



註:浜井浩一,1960年生,龍谷大學教授,犯罪學學者。是前法務省官員,亦參與「犯罪白皮書」的撰寫。著有「2円で刑務所、5億で執行猶予」、「刑務所の風景」等書。

新聞來源:
http://www.asahi.com/shimen/articles/TKY201301210502.html
圖片來源:
http://www.yomiuri.co.jp/zoomup/zo_07031401.htm
洗澡時間,輪流走向浴室的高齡受刑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