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孩童的貧窮大國,大約六名兒童當中就有一名該當於「貧窮」定義。然而,事實上在日本沒聽說過有小朋友餓死或是連上學都成問題的情形,說到「貧窮」一時之間也感受不出來。首先,就先從「孩童的貧窮率」之定義開始進入這個問題吧!
「孩童的貧窮率」是指,生活在未達一定所得水準家庭中未滿18歲的孩童比例。「貧窮」是一種相對性的概念,其意味欠缺必要的收入以維持符合該國文化之生活。在日本該當「貧窮」定義的家庭,與其說「沒得吃」,毋寧是無法參加畢業旅行、沒錢繳學費而無法讓孩子念高中或大學,這種「有得吃但很辛苦」的印象。
依照經濟合作開發組織(OECD)所訂標準,「貧窮」的定義是,年收入扣除稅金與社會保險費用後所能夠利用的所得數額(實際收入),未達中間值(從最低所得開始臚列後落在正中間的所得數額)的一半者之比例。換句話說,貧窮是指自己所得僅有一般人所得數額的一半以下。
日本厚生勞動省以「2009年國民生活基礎調查」為本計算出「貧窮」的基準是,四人家庭實質收入250萬日幣,三人家庭實質收入217萬日幣。而依此標準,生活於貧窮家庭未滿18歲的孩童比例達15.7%,可說六人當中就有一人的高比例。而單親家庭的情形中,有超過五成是陷於「貧窮」狀態。
◎孩童的貧窮會造成何種問題?
在貧窮家庭之下,孩童的營養狀況及健康狀況出現問題,此外也容易連帶出現兒童虐待、霸凌、逃學翹課、高中中輟的情形。
於教育沒有選擇、政體學習環境不良的情形下,將對未來就職造成不利影響,甚至可能引起「跨世代的貧窮情況」。
◎為何日本孩童的貧窮率如此之高?
孩童貧窮率攀高的原因有,由於景氣惡化導致負扶養義務的父母經濟狀況也持續惡化,因為離婚而產生單親家庭情況的增加等等。
高比例的所得再分配之作法,也是造成日本孩童貧窮的原因。「再分配」是指,國家徵收稅金與社會保險費用等,再藉由年金、生活救助金、兒童津貼,如果是單親家庭的話則有兒童扶養津貼、遺族年金等給付方式返還給需要的人,從而調整所得收入的貧富差距。
然而,進行所得再分配後孩童的貧窮率不僅沒有改善,從現狀來看,日本極有需要再重新審慎檢討對於低所得階層的再分配問題。
◎孩童貧窮問題的對應法案
在國際社會指摘日本孩童的高度貧窮率中,2014年1月17日「孩童貧窮問題對應法案」開始施行。
依「孩童貧窮問題對應法案」規定,為統籌推動孩童貧窮對策,中央政府須訂立「大綱」,提出改善孩童貧窮率的實際對應措施,除此之外,國家與地方自治團體也必須進行貧窮家庭的就學與學費補助、學習援助等教育支援,各地方政府針對孩童貧窮問題擬訂對應計畫,設置「孩童貧窮問題對應會議」等具體作為。
今後,為求改善孩童貧窮情形、更且防範貧窮的跨世代連鎖情形而提出對應措施一事,其重要性自不待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