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垃圾移出福島縣的承諾會兌現嗎
除汙染以後的核垃圾會運到臨時的放置場,之後移到中間儲藏設施後,最後在福島縣外做最終處分。這是2011年當時的總理菅直人的承諾,但是這個承諾能否兌現並無法保證。實際上,即使福島縣外因為海嘯而產生的瓦礫幾乎沒有放射線汙染,全國各地也還是反對接受處理。更別說除汙染處理以後的核垃圾,這些核垃圾要移往縣外更是難上加難。
為了更有效的除汙,中間儲藏設施是必要的。即使福島縣民漸漸有此認識,但是否能將除汙的垃圾搬送到中間儲藏設施去也還是未知數。另外這樣只是越除汙垃圾越來越多而已。根據日本環境廳的試算,福島縣除汙所造成的核垃圾約是1500萬到3100萬立方公尺。可容納的容器的容積約是1立方公尺來計算的話,就需要1500到3100萬個容器。如果如計畫進行的話,2015年初就可以開始將垃圾移到中間儲藏設施去。一台10噸的卡車可以載的容器約7到8個,這樣換算的話就需要約200萬台的卡車。一方面卡車的確保上的困難,再者是塞車以及搬送上成本的問題。另一方面,事故中溶掉的燃料棒的除去等將是人類史上首次的挑戰。
◎30到40年廢爐是事實嗎
依照日本政府以及東電的中長程計劃,首先是接下來的這兩年要將因氫氣爆炸而導致建物壞掉4號機燃料池中已經使用過的燃料棒搬出。10年後再將爐心熔融的燃料棒取出。最後是30到40年廢爐作業完成。但是,正常運轉而到了服役年限的核電廠都需要30年以上的時間才有辦法廢爐。車諾比事件的廢爐作業,烏克蘭政府更是估計需要花100年以上的時間。30到40年就將福島第一核電廢爐的說法充其量只是一個「努力目標」。實際上,執行廢爐所需要的技術也不足也是嚴重的問題。例如原子反應爐附近高輻射量的地方,作業用的機器人是不可欠缺的。而東電到了去年12月才利用東芝剛開發的4足機器人去探勘原子爐地下建築。然而,在機器人上樓梯的時候由於失去平衡的問題,導致調查中斷。所以開發可在高輻射環境下進行工作的機器人才剛就緒,要能順暢的進行作業還有一段路要走。另外除了東芝以外的很多企業、學校或是研究單位等也在進行廢爐相關的技術開發研究,但一切都只能說現在還在起跑線上。
資料來源:
日経ビジネス311期26-31頁(節錄)
圖片來源:
http://kaigichuu.tumblr.com/post/25557424785/ok-no
日本著名插畫家奈良美智為反核所繪製的作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