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7日 星期日

台灣逗留記第三回 並未過去的「過去」


本篇節錄編譯「京都大學新聞」連載企劃「台湾逗留記」的第三回(2013年1月16日出刊)。一個在台日本留學生的台灣觀察。

--

並未過去的「過去」

一月六日,我前往拜訪位於離台北市中心約一小時半路程,新莊市的「樂生院」。先前就聽說了協助當地年長院民的學生團體「青年樂生聯盟」,會進行簡單導覽的消息。

樂生是台灣總督府在1930年代成立的,台灣唯一的漢生病療養設施。以「防止傳染他人」為理由,將患者「強制隔離」在此。隔離政策在二戰日本撤退,也已經證明了漢生病沒有傳染性後,仍然持續實施。即便1960年代後居家照護成為主流後,也仍有許多早已失去歸處的院民,只好以院為家。目前仍有180名左右的院民住在院區。

雖然說到療養設施的話,都會想到像監獄那樣的建築。然而樂生是在一座小丘上,草木扶疏圍繞著磚造平房,田園牧歌式的地方。雖然是殖民時代建造的院區,經過不斷改建維修,至今仍然使用著。

目前在院區旁正在挖開坡面,進行著捷運機廠的興建工程。實際上趁著機廠工程,地方政府本來是計畫要將樂生院全數拆除的。但是院民與學生從2005年以來,展開了抗爭等活躍的反對運動,最後在2007年決定保留四十棟建物。

但是,因為機廠興建工程而發生了地面與建物的龜裂,若繼續下去,可能會有走山的危險。為此,樂青的學生展開了要求政府防止走山的行動。

當天的導覽一開始是放映了反對運動的記錄片,然後由學生進行園區導覽。由於語言不通,雖然是難得的導覽,我還是幾乎都聽不懂。然後是當天的主要行程,與住在院區的老人家們對談。我正想著這應該我也沒辦法聽得懂的時候,負責接待的學生問了我是否能夠聽得懂。這是因為在簽到簿上寫了名字,因此被發現我是日本人了。

正在不知如何是好時,那位同學跟前面的一位老人家說了說話。然後那位姓李的老爺爺,就用日語問我「你的老家是哪裡呢?」

李爺爺今年78歲,花蓮人,在十四歲時罹患漢生病,被警察強制帶進了樂生院。「我六十四年來一直都住在這裡喔。」李爺爺平靜地說著。但是,因為感受到「六十四年來」這樣一句話中,所包含著漫長無奈的沉重感,再加上用日語述說這件事,我不禁默然了。六十四年前的話日本政府已經回去了、那麼是國民黨政府把李爺爺強制隔離的吧、因為我是日本人所以特別費心,那麼……一時之間,各式各樣的思慮紛呈。

也跟其他的老人家說了話。李爺爺就幫忙當我的「翻譯」。王爺爺憤慨地說「警察真的很粗暴,對我又打又踢,強制把我帶到這裡:」「那個時候,都說患者的飛沫會藉由雞傳染病菌,再感染人,為了威脅人講到這種程度!」老奶奶則是唱了以「被抓到院區時的心情」為題的自創曲。「現在只是想在這裡安心生活而已」,為了他們的願望能完全實現,我能做的也只有祈禱了。同時,如果對方跟我說,自己是被總督府抓來的,我有辦法正視他/她的眼睛嗎?

將樂生院捲入現在這種狀況的,是開發優先的政策威脅了弱勢者的生活。這是台灣隨處可見的問題。但同時此一問題的根源,追根究柢是日本的殖民統治(1895-1945),這是不能忘記的。

雖然在1930年代對漢生病患的隔離,是不分大日本帝國的「內地」或「外地」都一體適用的政策。但要特別指出的是,在台灣與朝鮮半島,是以管理威脅殖民地安定的異物,這樣殖民者的理論在推行的。

從樂生我們可以看到,日本殖民統治(1895-1945)的經驗並未完全「過去」。漸漸地,我無法迴避仍殘存在台灣的殖民地問題。為此我必須再次將目光投向台北之外才行。(完)



※「京都大學新聞」係1925 年以「京都帝國大學新聞」為名而誕生的學生新聞。不分校內外受到在學學生、畢業生、教職員與市民的喜愛。現在每個月發行兩回(1號與16號),發行 10,000份。是校內唯一進行新聞報導工作的媒體。京都大學新聞社是以學生為主體來營運管理的團體,獨立於大學與校內團體進行新聞活動。詳見網站:http://www.kyoto-up.org/

※「台灣逗留記第二回 反旺中運動與台灣社會」的編譯報導: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30247717066449&set=a.379367845487770.93180.377767962314425&type=1&theater


新聞來源
http://www.kyoto-up.org/archives/1731
圖片來源
http://www.flickr.com/photos/wanghaozhong/8563517660/in/set-72157633008744735
圖為2013年316樂生大遊行。拍攝者:王顥中(Hao-Zhong Wang)。已取得拍攝者授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